江门市借科普中国e站东风,全力打造科普教育研学基地
江门市江海区秾稼生态园建设于2015年,于2017年被命名为江门市科普示范基地,2019年获得省科普中国e站落地应用项目。2020年,江海区秾稼生态园将着力科普中国e站建设工作,力求将“科普中国”的权威科普知识、科学技术能全面投放到基地并强力度传播推广出去,全力打造“农业+科普+旅游+研学”的综合性科普教育研学基地。
多年来,秾稼生态园以农业种植为基础,着力于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定期开展农业科普及研学实践活动。自秾稼生态园成立以来,相继举行葡萄标准化种植培训、高产稳产技术培训及江海区精准扶贫基地优质蔬菜生产技术等培训近 20 场,开展农业技术或文化科普推广活动近20场,参加了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宣传活动、农业农村人才培训、科普培训等活动近 30 场。预计每年受惠人数达到1000人次,为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助农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秾稼生态园结合农业拓展、科学教育等形式,成功举办过多期大型的“田园·花海”文化节、“礼乐·葡萄”文化节、科普文化节等活动,享誉江门珠三角周边城市,在农业科普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园内种植水果品种10余种,品牌科普推广技术有:葡萄避雨棚栽培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火龙果光照、喷灌技术,良种良法等。2020年1月,基地结合前期工作经验,将田园文化、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研学实践与科普宣传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新型“农业科普研学教育”的产业模式,为中小学生提供第二课堂的学习平台(以劳动实践课为主),已成功申报江门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为了进一步做好科普中国e站建设工作,切实把科普中国信息落地到基地宣传,基地于6月11日还邀请了江门市科协和江海区科协的专家前往指导。专家组根据基地实际情况,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按照科普中国e站“融、转、精、移、退、停”的六字要求,整合基地现有资源进行科普e站建设;二是进一步推广科普中国APP,吸入博鱼网页版公民注册成为科普信息员,定期开展活动,宣传科普信息;三是充分发挥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的作用,引入教学资源,向青少年输出系统的农业科普课程,加深青少年对科学的认知。市、区科协将大力支持基地科普工作建设,搭建科普教育交流平台。同时,将进一步加强政治引领,推进科普信息员队伍高质量发展,共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2020年,秾稼生态园将借科普中国e站东风,重新扬帆起航,积极发挥农业示范和科普教育优势作用,整合各方的资源,切实把科普中国信息落地到基地宣传,推进中国落地应用和科普中国e站建设,提高科普基地的传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成全市高质量示范性的科普教育研学基地。
图1 秾稼生态园特色品种
图2 广袤的农业示范场地
图3 精彩纷呈农技推广和研学活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