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博鱼网页版 >基层科协>佛山>佛山市>详细内容

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举办“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与应用技巧提升学习班”及“新医改形势下医院门急诊信息化管理实践班”
两场市级继教班热闹登场,传授健康教育和信息化管理干货

2017-12-27 作者:许艺燕 来源:佛山市中医院 【字体:
阅读:

12月16日,由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佛山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与应用技巧提升学习班”及“新医改形势下医院门急诊信息化管理实践班”在佛山中医院6号楼16楼学术报告厅同步举行,共吸引了众多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市民群众等200余人参与。各专家、讲者从各自领域带来了丰富实用的健康教育干货及门急诊信息化建设的优秀案例等,为与会者开阔了思路,深受好评。

学习班现场(冯灿、吴锦镇/摄影)

当天上午,在佛山市中医院服务拓展部副主任兼客户中心主任黄少娟热情洋溢的主持下,本次学习班正式拉开序幕。

首先,学习班特邀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教授向大家讲授了“文化自信引领健康教育”内容,他从中医学发展与文化积累角度分享了我国众多传统中医药文化瑰宝,指出了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紧接着,广东省针灸学会耳穴专委会主委、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委会主委、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刘继洪教授带来了“治未病健康教育的实践应用”课程,他强调“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为学员树立养生保健的治未病理念,同时也介绍了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多样中医干预技术。随后,黄少娟主任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了“医学人文助力医患有效沟通,改善就医体验”一课,通过真实案例分享凸显了医学人文的重要性,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同时她还介绍了有效沟通的技门诊部主任卢俊光讲授了“新医改环境下门诊管理者的思考与实践”,就如何整合门诊专科资源,提升门诊服务能力,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计算机中心主任梁瑞麟分享了“移动互联网+在门急诊流程再造的应用与实践”,介绍了佛山市中医院信息化历程及移动应用服务,并着重介绍了目前试运行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展示了诊前导诊、诊中指引、诊后关怀的贴心服务。最后,宣传科叶惠欣以“善用新媒体资源扩大健康教育效应”为题进行了分享,指导如何利用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健康教育以及传授群众关注度高的科普写作技巧等。

下午,ICU急诊科吴智鑫博士围绕急救技能及心肺复苏术健康教育进行了讲解,同时结合视频指出急救操作的要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张志坚传授了中老年人骨骼保健运动方法,现场指导练习功法,极大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学员们纷纷表示:“做完这些动作后手脚都暖和了”。我院急诊科护士长周建仪则介绍了“注射中心无纸化的管理实践”,从实施背景、调研情况、运行成效、总结体会四方面进行展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护士长陈书人讲解了“信息化在投诉一站式管理的运用”,针对投诉管理的痛点难点介绍了成效明显的模式。最后,黄少娟主任分享了医院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案例,分别展示了15年公益品牌周末健康讲座、家居场景模拟宣教室、佛山市志愿者学院医疗保健学院等我院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形式。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此次学习班圆满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学习班除了送出讲者学习资料外,还为每位参会学员送上了本月最新加印的佛山市人文和社科研究丛书《佛山养生文化探源》书籍一本,令市民和学员尤为惊喜,纷纷点赞主办方的用心。据悉,《佛山养生文化探源》是由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刘继洪教授带领团队历时三年所编,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佛山养生文化,也总结了近10年佛山市中医院开展治未病工作成果,当中介绍有众多实用性强的养生保健技术,为热爱养生文化的读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该书于今年6月印刷第一版,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并在短时间内售罄,12月加印第二版,并新加入了最新的中医治未病标准化技术研究、耳穴诊疗的操作规范等实用技能介绍。

会后,有学员表示,本次学习班内容新颖丰富,针对性、实用性强,让与会者对健康教育技巧及信息化管理手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帮助。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