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博鱼网页版 >基层科协>佛山>佛山市>详细内容

提高科普体验深度扩大科普联盟广度
超200组广佛家庭畅游五区科普基地,盛赞我市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

2018-09-27 作者:毛蕾、吴蓉、洪海、喻飞、刘嶒 来源:佛山日报 【字体:
阅读:

“惊人烈焰起浓烟,紧急逃生觅水源。下滑悬绳亲体验,胜过纸上读三年。”9月22日,三水退休教师卢澄宙带着外孙女参加科普游,在深入里水镇消防体验馆学习后,即兴写下诗句。

每年9月的第三个公休日是“全国科普日”,作为2018年佛山市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之一,大型科普游活动首次联动五区举行。活动在广东省科协指导下,由佛山市科协主办,南海区科协、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承办,借助佛山日报这一权威媒体平台统筹开展五区联动科普游,深入体验市内优质的科普资源。

市民对科普游活动的认可,也体现了科普教育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要求。科普是创新高塔的基石,唯有基石稳固,塔身才能更高更美。

200余组广佛家庭同游科普基地

在科普游活动当日,共有来自广佛两地的200余个亲子家庭,分成六组走进佛山优质的科普教育基地。

这些科普基地包括健康、智能制造、地震、林业、消防等多个领域,参与体验的家长对活动给出了高度评价。

“废旧电池对我们自然界会产生哪些伤害?污染水源、污染土壤、破坏植被、危害身体……”当日,参加科普游的家庭来到三水区乐平镇广东邦普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废旧电池回收工艺流程、了解电池分类知识和参观企业生产车间,家长和学生都收获颇丰。

科普基地讲解员邓江便告诉学生和家长,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与科学处理,既能解决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身体的伤害问题,也能对电池里有用的化学物质进行再利用。

“知道了电池有哪些种类,以后废旧电池要环保处理。”三水实验小学学生黄梓航平时就喜欢看科普书籍,参观科普基地后更激发了他的兴趣。

在南海区,参与活动的家庭还参观了里水镇消防体验馆。生动的电子模拟场景、丰富的器材介绍、现场演示电路起火实验和模拟火灾逃生,让学生和家长们在体验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丰富的活动引起参与者纷纷点赞。家长谭淑璧表示,公益活动的形式丰富,她在看到活动消息时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比书本上的知识生动多了。”谭淑璧认为,孩子能亲眼见到、体验到,还能通过游戏互动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开阔视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科普体验与书本知识结合,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模式。碧桂花城学校教师黄咸好表示,科普游集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孩子们既可以动手实践,也能亲身感受自然的神奇,体验科技力量。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科技知识的学习热情。

丰富科普活动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游活动既是对孩子科技兴趣的启蒙,也希望能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全国科普日活动已经连续第13年举办,全市的科普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包括科普游在内,佛山市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科技大餐”,希望市民可以主动参与。

例如,在9月15日至22日,全市市级以上科普基地都选择至少一天免费对外开放,市民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领域,预约专业的科普讲师深入体验。南海区科协也向中小学生发放“科普护照”,希望借助这种形式,开放科普基地资源,引导青少年自主学习。

南海区作为佛山市科普资源较为丰富的一个区,此次活动也为市民“加餐”,举办了持续一周的集中科普活动。

科普周中,南海区举办了30场次科普课堂进校园活动,内容包括急救技能培训、创客教育、无人机、3D打印、转基因生物、传染病防治、垃圾分类、外来生物入侵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知识,授课地点覆盖全区七个镇街30多所学校。值得一提的是,科普课堂进校园选择了很多外来工子弟集中的学校,平衡科普教育资源。

佛山市作为教育资源与科技资源均十分丰富的区域,除了全国科普日集中举办外,日常的科普行动也“永不落幕”。

每年“佛山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都会走进校园,邀请老科学家面对面授课。载着科学体验用品的“科普大篷车”经常驶进各镇街中小学,展开科技的“奇幻之旅”。对于社区群众来说,科普活动也从不缺席,市、区、镇各级都会集中邀请科普相关工作者,普及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知识。

壮大科普联盟 推动资源共享

9月22日的科普活动,借助佛山日报这一权威媒体平台,首次统筹开展大型的五区联动科普体验游活动。科普游线路并不拘泥于行政区域,而是发挥联动优势,让五区的科普资源惠及全市。

这种统筹联动的形式有利于科普资源的共享。佛山是制造业大市,工业科普的资源尤为丰富。企业、协会等也大多有传播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成为科普工作的“联盟”。

近两年,南海区一直把科普教育当作与创新创业并列的重大课题,区科协丰富形式,调动科普资源库,启动科普教育“六个一”工程,即培育一批科普基地、发布一本科普“护照”、推出一张电子地图、组建一支科普义工队、成立一个科普讲师团、引入一批科普支持单位,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提供博鱼网页版资源。

目前,南海区已有科普基地10家、生态科普基地3家,发展了2家科普支持单位。近两年,南海区集结了科普讲师18人,人员构成包括各领域、企业中有着科普专业知识和水平的技术工作者、大城工匠等。“科普义工队”也活跃在各种科普活动中。同时,南海科普课堂这一品牌活动,已经成为推动科普资源流转共享的重要平台。

南海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传承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知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以此次科普游活动为开端,希望未来科普资源的共享范围可以扩大,领域可以继续加深。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