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第七届编委会在佛山市隆重召开
2013年1月11—12日,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佛山市医学会、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第七届编委会在佛山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的编辑委员会委员及胸外科专业专家150多人齐聚佛山参加了此次盛会。
11日,会议的开幕式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由《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李昕主持。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罗玲、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蔡丽枫、佛山市人民政府秘书长郭文海、佛山市卫生局局长陈锋、佛山市医学会会长谭家驹、佛山市医学会副会长范丽华、佛山市医学会副会长、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跃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永耀等多位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罗玲副秘书长发言时表示,《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已创办了28年,她希望杂志在第七届编委会的努力下,继续增强学术竞争力,达到“双效双爱”: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读者喜爱,作者喜爱。
郭文海秘书长则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介绍了佛山市的发展概况,他表示,佛山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充满了活力;佛山也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聚集于此。佛山市医学会副会长、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跃建博士就是佛山开风气之先,从全国广纳贤才招聘来的。而佛山市医学会胸外科乳腺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乳腺外科主任杨劼教授则来自上海。佛山的发展依靠全国各地的人才。郭秘书长希望各位参会专家向佛山市介绍人才,推动佛山市更快速的发展。
王跃建院长介绍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概况,他表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有着132年的历史,居全国百年名院第七位,又被卫生部定为“中国医院现代化建设的起点”,医院建筑群被评为建国60周年全国300件优秀建筑之一,2012被评为全国省会城市以外百强医院亚军,等等。王院长同时表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是全国地市级医院最早实行三级分科的科室,目前各个专业都发展得非常好,显示了市一医院胸心血管外学科的良好发展前景。
会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蔡丽枫宣读了第七届编委会名单,并为总编辑、副总编辑颁发了聘书。来自全国各地的99位专家担任《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45位教授被聘为第七届编委会通讯编委。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朱晓东院士任名誉主编,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孙立忠教授任主编,王俊等9位专家任副主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杨劼教授连任编委。随后,参会的编委们进行了大合照,象征着新一届编委会济济一堂,共同为《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共同努力、献计献策的新气象。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李昕作了第六届编委会的工作总结。李主任就杂志第六届编委会自2008年10月开始,在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和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的领导下,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共同努力,顺利完成的各年度编辑任务等有关工作作了简要汇报。李主任表示,《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是历届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多年努力工作的结果,他衷心感谢了第六届编委会各位专家4年来的辛勤努力,同时寄语第七届编委会的专家们继续不辞劳苦地对编辑部和杂志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第七届名誉总编辑朱晓东和《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第七届总编辑孙立忠也分别发表了讲话。他们表示,杂志社新时期在新一届编委会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在增加稿源、提高稿件质量、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加强杂志编辑部建设、网站建设、顺应出版行业改革形式、转变经营观念等方面的工作作出努力,并希望第七届编委会的各位专家能为杂志多作贡献,继续提高这本国家级杂志的学术水平。
12日,第七届编委会在佛山皇冠假日酒店会议室召开了编委工作研讨会。会议由《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李昕主持。会上,参会编委们轮流发言,各抒己见,在杂志定位、审核稿件、如何提高文章引用率、改进检索机制、提高综述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本次是国家级《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首次在佛山市召开的编委会,会议的成功召开,提高了佛山市胸外科在全国的影响力,并将对佛山市胸外科医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