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
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佛山市教育局和佛山市科技局联合主办的第29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佛山科技学院附属学校(原南庄三中)圆满落下帷幕。佛山市科协副主席徐渊、禅城区科协副主席郑德威等领导、嘉宾出席了闭幕式,并为获奖的老师、学生颁奖。
大赛现场(邹淑敏 摄)
本届大赛以“创新•体验•快乐•成长”为主题,赛会采取了封闭问辩、技能测试、公开展览等方式进行,在各区初赛选拔的基础上,来自市直和各区学校的共5支代表队共243所学校近400名选手参加了决赛。
大赛共有来自全市五个代表队参赛,包括基层赛事参赛师生近十万人。经各区认真评选推荐,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2000多项,经过评委会的认真审评、选手答辩与集体合议,最终评出一等奖作品102项,二等奖243项,三等奖334项。其中部分优秀项目还会被推荐代表佛山参加省青少年创新大赛,和全省各地青少年优秀作品同场竞技。
评委与参赛选手进行问辩(邹淑敏 摄)
本届大赛参赛项目集中反映了全市各地中小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水平,充分展示了全市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最新成果、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经过评委会的考评问辩,本届大赛评委会主任、佛山科技学院张喜平教授在闭幕式上总结了这次大赛的特点:
一是作品贴近实际,观察入微,小发明见真智慧,如磨刀石、池塘增氧、可调电蚊拍、宠物拟人化消费情况调查及思考等,给群众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二是作品热衷环保,热心美化群众的生活,如自动循环吸附过滤法去除悬浮藻类净化水质的研究、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生态修复及效益分析等,反映出广大青少年对于美丽家园的向往和真诚。
三是作品把眼光面向社会弱势或特殊群体,关注改善他们的境遇,小手拉大手,共筑和谐城市,如珠三角地区福利企业解决残疾人就业情况调查、佛山市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情况的调查研究等,使群众能够体会到孩子们心灵的善良与温暖。
获奖选手合影(邹淑敏 摄)
展评期间,组委会邀请了佛山市荣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教师”闫灵麟、“全国优秀辅导教师”邓绮妍和“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张秀香等优秀科技教师为主讲嘉宾,分别举办以“怎样参加教师科技创新项目竞赛”、“孩子眼中的科学——谈谈我和学生的创作过程”、“大眼睛、小眼睛——如何结合科技创新活动开展DV制作”为主题的科技教师论坛,为科技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教师论坛(邹淑敏 摄)
12月1日,作为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亮点,创新之星擂台赛也拉开帷幕,来自各区学校选手组成的四支队伍,现场登台尽展口才和激辩思维,争当本届创新之星擂台赛的擂主。最终,经过现场学生投票评选,高明区代表队获得本届擂台赛第一名。举办创新之星擂台赛,让参赛学生在紧张比赛之余,即展现了才华,又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佛山市青少年创新之星擂台赛现场(邹淑敏 摄)
本届大赛共吸引了千余人前来观摩学习,各区组织广大科技教师前来大赛现场,佛山日报、佛山电视台、广佛都市网等主流媒体也对大赛作了新闻报道。
公众与参赛选手现场互动(邹淑敏 摄)
与往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主题增加了“快乐”两字,希望赛事回归学生原点,真正办成学生喜爱的、能体验到幸福快乐的赛事。其次,希望通过大赛的平台,为广大青少年和科技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渠道,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发展。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佛山市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佛山市面向全体在校中小学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每年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青少年达十多万人次。近年来,佛山市青少年选手的竞赛成绩一直位居广东省领先水平,通过大赛走向全国和国际的佛山市青少年,更获得国内、国际大赛优异成绩30多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