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徐文耀教授到佛山作地球科普报告
2014年3月7日上午,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徐文耀教授来到佛山市地震局会议室,为地震、防灾减灾系统的公务员近50人作“现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科普报告。
徐文耀教授作科普报告(陈锋登 摄)
徐教授介绍,人类已经进入太空时代,与太空环境密切相关的空间灾害问题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空间灾害就在我们的身边,如1989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因太阳磁暴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空间灾害还专门破坏高科技系统,如卫星、无线电传送、输油管等等。但是,因为地球拥有地磁场,所以人类避开了大部分的空间灾害。由此,地磁场成为判定类地行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通过研究地磁场,可以造福人类并趋利避害,比如利用电磁场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利用磁异常监测矿产和灾害,或者利用地磁场导航等等。在提问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地磁场与地震之间的关系积极提问,徐教授都一一作答。徐教授说,地震与地磁场异常之间的关系还在研究当中,尚无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结论。地震预报很难,需要结合实践情况去研究,如多个站点监测减少干扰等等。他希望地震和防灾减灾系统的公务员博鱼网页版地了解有关地磁场与地球、地震的理论与知识,开拓思路,更好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徐文耀教授参观佛山地震科普馆(陈锋登 摄)
徐文耀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一等奖、三等奖、国家海洋局特等奖各一次。在中、美、英、法、日、瑞等国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要著作有《地磁学》、《地球电磁现象物理学》、《地球活动性概论》,主要译著有《磁层-电离层耦合》、《日地环境指南》等。
据了解,本场科普报告会是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佛山巡讲系列活动之一,佛山市科协组织8位专家到全市大中小学、机关、图书馆等举办报告会70多场次。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