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博鱼网页版 >基层科协>佛山>佛山市>详细内容

佛山市新兴产业发展论坛分会场——污泥处理环保产业论坛

2014-09-23 来源:佛山日报 【字体:
阅读:

  近年来,乱倒印染污泥的事件频现报端,坊间充斥着对肇事者的污染行为的谴责。而业界则是抱怨有资质的处理单位处置能力不足、处理成本高。印染企业为印染污泥处理做了何种探索?其探索有没有值得推广的价值?遇到何种困惑?在9月18日举行的“污泥处理环保产业论坛”上,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污泥处理产业化的问题与出路。

论坛现场(邹淑敏 摄)

  纺织服装产业是佛山传统支柱产业,据佛山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统计,全市印染污泥产生量约为20~25万吨/年。目前佛山的印染污泥大多外包处理,成本高,处理能力不足。  

  2011年开始,佛山市纺织界就联合学界对污泥无害化处理,减量化处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工厂周边的居民闻到臭味,都以为是们集团焚烧印染污泥造成的。”顺德金纺集团冯总表示。据了解,顺德金纺集团早年就开始了印染污泥焚烧试验。“其实他们不知道,们锅炉烟气中二噁英的排放,远低于国和欧盟的相关标准。”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减少污泥总量,2012年11月就投资建成了蒸汽烘干设施,优化了处理工艺。公司副总监范海超介绍说,“污泥含水率由60%降到30%,处理量由60吨/天降到40吨/天。干化的污泥还可以资源化利用。”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汪晓军认为,污泥处理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最合适的办法,目前污泥减量化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污泥焚烧法。“若将污泥焚烧后变成一种资源,那么这就是最理想,最终的处置办法。”

佛山市纺织丝绸学会理事长吴浩亮发表讲话(邹淑敏 摄)

  在研讨会上,有学者表示,印染污泥从产生到治理到最终处置经漫长的过程,由污染处理所引出的相关产业,将由于巨大的社会污泥量而获得巨大商机。佛山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浩亮认为,在污泥减量化处理阶段,就能推动锅炉燃烧系统、灵敏传感器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烟气监测系统的创新发展。但是,印染治理仍然需要突破政策性的瓶颈。

  顺德金纺集团冯总说:“印染污泥在国家标准中纳入一般固废,而广东则另加一类,定为严控固废,结果在项目验收中国家没有严格固废的标准,就向严格的一级上靠,用危险固废的标准进行验收,增加了不少的监测项目,加重了企业负担。”

  吴浩亮认为处理印染污泥的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目前主要困难在政策上。“《广东严控废物处理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赋予了有条件的企业申请自主处理印染污泥的政策许可。但是在佛山市部分区域,该政策落实还有现实瓶颈。”汪晓军则表示,新的项目若通过厂内锅炉焚烧,往往难以通过环评,即使其锅炉对大气污染影响甚微。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陈繁忠表示,提升污泥掺烧工程技术的同时,也应加强监测监管。“重点是对污泥掺烧过程中重金属和二噁英类污染物排放水平的监测,控制其排放水平。”陈繁忠近年与佛山纺织丝绸学会、纺织服装协会合作,利用印染污泥可燃能力,探索在工业锅炉等设备中与煤掺烧,实现污泥无害化和热能利用,取得积极成效。“根据佛山实际,们认为,从印染污泥掺烧处置切入,是解决困扰行业发展、环保问题的有效技术路径。”陈繁忠透露,针对这一技术路线的实施及安全性,佛山率先试验的金纺集团、三水佳利达纺织染有限公司,近期正通过相关审批,将成为佛山首批获自主处理印染污泥资质的企业。“佛山规模印染企业大多配套建有发电锅炉,用好省市政府支持扶持政策,由企业自行焚烧处置印染污泥,初期投资小,具有极大的技术经济合理性。”陈繁忠对此很有信心。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