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博鱼网页版 >科协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2016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暨第三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七巧板创意制作竞赛举行

2016-11-30 作者:冯海波 来源:广东科技报 【字体:
阅读:

2016年11月4-6日,2016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暨第三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七巧板创意制作竞赛颁奖活动,在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南华小学举行,分别颁发了竞赛各参赛组别的一、二、三等奖,以及“乐同最佳创意奖”、优秀辅导教师、科普示范学校、优秀组织单位等奖项。同时,通过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防灾减灾”气象、地震、消防科普应急技术展示、青少年3D打印技术展示与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活动,让小朋友“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启迪了孩子们的创意,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颁奖现场

1200多名学生参与竞逐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科技七巧板创意制作,开阔青少年学生视野,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增强其创新创造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同时借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的契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内容,将科技普及的种子埋进孩子们的心里。

竞赛现场

团队合作创作作品

据了解,经过各地市选拔和推荐,有来自我省11个地市,70家中小学和幼儿园,491支参赛代表队,1246名学生和家长参加竞赛。参赛的规模和人数与上一届相比增长近一倍。活动分亲子组、小学高年级组、中学组三个组别,采取现场团体赛形式,各小组在90分钟内完成作品。在比赛现场,每位小选手都全身心投入,紧紧围绕“爱我南海,努力实现海洋强国梦”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题,以身边的学习和生活的事例及见闻为题材,发挥无限的想象;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搭出生动的画面,展示出满满的正能量。在选手们的一拼一搭中,一个个精美的作品一一呈现。

实现“动手、动脑、动情”的竞赛目的

经评委会专家评审,竞赛最终评出一等奖148项,二等奖198项,三等奖145项。本次竞赛增设“乐同最佳创意奖”,在一等奖的作品中评出15项。另外,评出优秀辅导教师150人,优秀组织单位35家,科普示范学校12所。

本次竞赛评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研究院科学科主任王益群表示,第三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七巧板创意制作竞赛参赛主题鲜明、突出。参赛的队伍能紧紧围绕“爱我南海,努力实现海洋强国梦”,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题开展创意设计,主旨鲜明、内涵丰富,熟练运用创新手法。同时,外观形象、生动。参赛队伍能利用七巧板拼搭出各种不同的海洋丰富资源、先进战舰武器,体育运动场景、奋力拼搏争胜等,形象生动、表现多样,大部分还配上颜色,使画面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此外,技术含量高。参赛选手能抓住七巧板的特点,结合美术创意、线性代数等知识表达自己对创作主题的想法,融青少年科普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一体,体现了“动手、动脑、动情”的竞赛活动目的。

活动期间,主办单位还特别邀请了航空航天专家许光明教授为参赛选手们作《爱国教育科学报国报告》。此外,参赛选手、领队老师和学生家长还前往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标本馆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丰富科普活动让学生直呼“过瘾”

颁奖结束后,主办单位还在番禺区南村镇南华小学同期举行了丰富精彩的科普进校园活动。广东省气象学会、广州市气象学会开展了气象科普知识宣教及互动游戏;广东省地震科普教育馆带来了“防灾减灾”地震科普应急技术与设备展示,开展展教咨询;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中心的“科普大篷车”也开到现场,进行科技展品互动展示及科普图片展览。而南华小学开展的七彩泥盘和七巧板创意制作展示也别具特色。现场的创客科普互动体验、青少年3D打印技术展示及校园科普教育阵地建设成果展示等,吸引了大批学生及家长的关注,“零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

孩子们兴趣盎然观看3D打印

“看到这些信号,别忙着去学校。”由广州市气象学会开展的“广州市公众应对主要气象灾害指引”宣传,让学生和家长都觉得很实用。有家长表示,以前不太清楚在什么样的气象条件下学校会停课,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不但了解到在台风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及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下会自动停课,而且还明白了在雷雨大风、冰雹等天气下可延迟上学。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