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博鱼网页版 >科协新闻>要闻>详细内容

何真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扶持做大民营企业研发机构

2015-02-10 作者:陈学敏 朱自雷 来源:羊城晚报 【字体:
阅读:

  2月8日,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何真就广东如何做好科技创新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谈现状

  羊城晚报:广东科协如何看待“创新驱动”?

  何真:科技创新可以分为科研创新和技术创新。科研创新主要依靠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尤其是高水平的大学、研究院、研究所。技术创新,我认为主要依靠生产企业,科技型的生产企业中的研发机构。

  羊城晚报:广东目前的科技创新状况怎样?

  何真:目前省内,深圳在技术创新这方面做得很好,90%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的科研人员在企业,90%的项目、90%的科研经费、90%的科技奖项、成果都在企业,而且大部分都在民营企业,于是就形成了生机勃勃、创新进取的一种氛围。

  羊城晚报:广东地区科技创新人才不算少吧?

  何真:广东科技创新人才是不算少,但如何发挥好作用很重要,我个人认为应该分类指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所长。比如在基础研究方面,高水平的大学、研究院可以研究得很深、很精,能够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最知道要研究什么问题,要如何研发如何应用。

  谈不足

  羊城晚报:目前广东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哪些瓶颈或者困惑?

  何真:由于我们的科研成果的含金量不高,少数含金量高的科研成果又得不到应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是脱节的。

  实际上,企业都很需要技术,需要技术创新的成果,但不少企业苦于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支撑。一方面企业很急需,另一方面“科技经济两张皮”,科研成果推广到生产第一线的管道不畅,所以我们要搭桥,科协就要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羊城晚报:现在一些本身已经发展很好的企业,还需要技术创新驱动来寻求发展吗?

  何真:是的。今天赚钱并不代表有更好的前景,我们看到,很多企业过去赚了不少钱,但后来走下坡路甚至破产,就是因为缺乏创新意识,基础创新没跟上。企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需要技术创新。

  羊城晚报:在科技创新方面,北京、天津、长三角等地区能给我们什么经验?

  何真:长三角在“产学研”方面做得更好,是以项目为纽带,产业、教学、研究相结合。

  谈做法

  羊城晚报:怎样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能具体谈一下吗?

  何真:一方面要分类指导、挖掘内涵、提高效率、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另一方面,在拓展上要有新的思路,不是国家简单的投资,增加研发机构的数量。我的建议是,创建、扶持、做大民营企业的研发机构。应该在科技型的企业创建研发机构,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创办具有民办性质、国际化形态的研发机构。

  羊城晚报:广东科协能为“创新驱动”做些什么?

  何真:我认为,在科技创新中,广东科协应该更好地为企业搭建平台、提供信息、疏通管道,引导科技创新走向市场、深入企业。

  去年9月,广东科协正式启动了“千会万企金桥工程”,计划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一千个省市级学会,依托国家级学会,联合一万家企业,科协协作、联合、协同,切实利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技术转让、成果推广、协同创新技术公关,让科技工作者在企业的大舞台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释放他们的能量,有效化解科技经济脱离的问题。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