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媒创富路 产业扶持促增收

博鱼(中国)各部室、直属单位的挂户干部、专家、企业代表在党组书记、副主席梁明的带领下,于10月22日上午深入东源县半江镇樟溪村,召开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会上,东源县半江镇樟溪村被授予省级“蜜蜂养殖示范基地”,并举行了广东聚康园峰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樟溪村村委签订了蜂蜜产销合同。这不仅将增强该村特色产业造血功能,还为半江镇的养蜂专业户解决了蜂蜜的销售问题。
当天,省科协的挂户干部、专家和企业代表与贫困户一对一座谈,详细了解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与贫困户一起筹划发展致富新路子。同时,省科协现场为樟溪村捐赠太阳能路灯、科普画廊和水利机耕路建设工程款共10.2万元,赠送了电脑和图书,并为半江镇中小学生送上学习用品。
一年多来,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先后为樟溪村安装了一批太阳能路灯,建立了蜜蜂养殖示范点,帮扶贫困户改造危房,建造了科普图书屋,赠送了一批办公设备,组织有关专家到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组织省科协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慰问贫困户300多人次,大胆探索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新办法、新途径,取得到了较好的成效。
省科协挂扶领导干部与贫困户座谈,共商扶贫良策
深入调研查“贫”根 转变观念寻“富”路
从常理上讲,人们都有追求富裕的愿望,但是如果长期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普遍贫穷的地方来说,容易形成一种“安于贫困”的思维方式。
半江镇樟溪村位于新丰江水库上游,距河源市区较远,并且由于湖水阻隔,村民还要依靠搭船过渡后乘坐农用拖拉机才能进出村庄。据省科协“双到”扶贫驻村干部介绍,自扶贫小组进驻后,迅速深入该村开展详细的扶贫开发调研摸底,了解到该村主要存在交通极为不便、资源相对贫乏、农民缺少生产技术、产业发展受到万绿湖生态保护的限制。
要想带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首先就要在观念上脱贫。省科协驻村小组针对村民表现出“穷惯了”,“ 致富难”的消极思想,采取讲形势、比现状、谈出路结合扶贫开发项目以奖代补的办法,将外地富裕村的现实生活写照展现在村民面前,激发村民追求富裕生活的激情,大家都认识到脱贫致富是“等不来、靠不来、要不来”,指导大家要以该村养蜂业、绿竹种植加工业、灵芝栽培为突破点,寻找致富门路。省科协则从启动资金、技术服务、销售渠道等方面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省科协领导、专家现场指导农户养蜂,传授养蜂技术
加强班子建设带民致富 扶持产业发展闯出成效
“任何事情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领头是不行的。”省科协“双到”扶贫工作小组成员对记者说。从省科协“双到”帮扶伊始,扶贫工作小组把强化班子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把强化班子与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相结合,把强化班子与班子成员考核评价相结合。重点抓好“两委”(村支委和村委会)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处理好先富与后富、多富与少富、自富与帮扶的关系,牢固树立全村一盘旗的思想,鼓足干劲带民致富。
省科协充分发挥当地山林资源优势和村民发展养蜂的热情,通过扶持启动资金、邀请专家指导,建立了养蜂示范点和蜜蜂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已扶持该村发展养蜂示范户5户、养蜂专业户6户、新增养蜂户17户。10月22日,广东聚康园峰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樟溪村村委会签订产销合约,把樟溪村打造成为东源县樟溪村蜜蜂养殖示范基地,在省科协“双到”扶贫帮扶下,樟溪村已经从单靠外部扶持“输血”转变为拥有自我“造血”功能的特色产业村。
据介绍,通过建立生产互动组,在樟溪村成立市、县级中华蜂蜜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与公司签订产销合约,形成了以“基地+公司+贫困户”的产业链,解决了农户对销路的后顾之忧,极大地激发了该村农户自主创业的激情。今后,省科协将加大对该村养蜂业的扶持力度,拟在3年内通过多种方式扶持该村再新增养蜂群数2500箱,可为贫困户年增收40万元。同时针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动力自身情况,省科协计划在3年内投入培训资金16万元,组织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进城就业,力争转移劳动力80人次。
完善公共设施建设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6月30日,广东省首个“扶贫济困日”,省科协到该村在开展“扶贫济困共建和谐”活动,参照当地的补贴标准,给该村贫困危房户每户每人危房改造补贴2500元,通过“金色阳光惠民计划”,省科协在樟溪村投入6万元,安装了一批光控节能环保太阳能路灯。为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技术水平,省科协通过捐赠图书帮助该村开设科普图书室,定期或不定期为该村村民讲授生活科普知识,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劳动技能培训等活动,并赠送给该村党委一批电脑、打印机、相机等办公设备,共投入5万多元。
省科协定期开展“三户”(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走访慰问。截至目前,省科协已有厅级领导15次带队,总共300多人次进入该村开展慰问活动,为贫困户送上慰问金8万多元。结合河源市移民局移民工作实际和措施,省科协扶贫工作小组帮助该村78户贫困户实现了10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确保了贫困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以点带面做强产业促发展 科技护航共创扶贫新成绩
“实施产业扶贫,是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根本,是实现从输血扶贫向造血脱贫转变的关键,是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重头戏。”就今后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如何开展,梁明如是说。
今后,省科协“双到”工作重点将大力发展大力发展蜜蜂养殖、灵芝栽培、水晶梨种植、绿竹种植及加工等产业。通过建立示范点、帮扶示范户,以点带面,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贫困户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帮扶意向,资助一定的生产启动资金,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难题;聘请省市有关科研技术人员到樟溪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村民的生产技术水平;积极协助拓宽市场渠道,搭建农民连接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保障群众的生产收益。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扶贫资金申报、使用,做到资金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确保扶贫资金用到实处,争取创造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新成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