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博鱼网页版 >科协新闻>要闻>详细内容

七旬老人“三下乡”现场演示光动媒科普技术

2011-04-14 来源: 【字体:
阅读:

  2011年4月13日,广东省科协、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科技厅、河源市政府等单位,在河源东源县启动了2011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在“三下乡”活动现场,有两位年过七旬的科普志愿者十分引人关注,他们分别是光动媒技术研发人、华南师范大学退休教师秦兆年教授(77岁),和他的妻子刘达莲老师(78岁)。

  两位老教授携老中青志愿者服务队吴庆文、余锐波等队员,无惧长途跋涉、不畏烈日辛劳,亲自赴东源县科教扶贫,用光动媒新技术服务城乡科教事业。两位老教授不顾旅途劳累和队员们一起搬运器材,一起布展,准备“三下乡”活动。“三下乡”现场,秦教授亲自讲解表演,分析揭露利用偏光技术赌博设骗的伎俩,魔术般的演绎,展现科研特色成果,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除了现场演示外,当天下午,两位老教授还到河源市东江中学做了一场题为“信息时代的科普教育创新与实践”的科普报告。秦教授精彩讲演和生动有趣的互动展示,打动了在场的小听众们,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科学的兴趣。秦教授讲话声音宏亮有力,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开玩笑地跟秦教授说,“我看您,只有20岁……秦教授与青少年心连心,同学们希望能再有机会聆听秦教授的讲课……”秦教授最后用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鼓励大家,青少年人人能当小发明家,一代更比一代强,中国就有希望!这时场内出现雷鸣般的掌声。

  秦兆年教授带领的团队最近又出新专利成果:动画有声资料图书,在一张纸上有声音和动漫画,还能录音与播放。现场展示的《八荣八耻》、《节能减排 从我做起》和《低碳家庭 时尚生活》图书,人们评价为:“内容与时俱进,形式独特创新,方法寓教于乐,体现中国特色!”东江中学的学生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教材易懂易记,太好了!”

  根据乡村科普教育设备条件相对缺乏的现状,秦教授带领光动媒科研组成员创造性的开发“电视展示系统”,利用条纹动感技术,用一张纸和一张动画网,就能实现动画效果。利用偏光技术,获得“一张纸和盘,神奇动画现”的奇特效果,偏光显色的离奇变化令观众赞叹。这种节约、低碳环保的教材,形成中国特色,为科普教育资源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推进科普教育公平开辟了新路。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