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博鱼网页版 >科协新闻>要闻>详细内容

2015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召开

2015-09-16 来源:中国科协网 【字体:
阅读: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追求真理、执着科学探索、珍视学术声誉, 9月16日,2015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主持报告会,吴孟超院士、薛其坤院士和潘建伟院士作宣讲报告。

  韩启德指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自2011年开展以来,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传递了正能量。然而,学术不端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今年接连发生的撤稿事件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对撤稿事件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显示被撤稿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过程中确实存在因借助“第三方”而产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术界、科技界仍然面临着学风浮躁、学术失范的严峻挑战。针对撤稿事件暴露的问题,他郑重重申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五不”行为守则,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不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并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遵守。

  他强调,“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培养造就优秀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创新文化,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他呼吁社会各方共同行动,对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效应,建立学术不端行为“不敢、不能、不想”的制度体系,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学风。

  他勉励同学们要常怀报国之志,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要克服浮躁,多一份淡然,把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内化为创新求索的力量源泉;要守住道德底线,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学术品格,做遵守学术道德的楷模。

  报告会上,三位德学双馨的院士作了精彩报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著名肝胆外科学家94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报告的题目为《一生为理想去奋斗》。他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建立肝脏外科并与肝癌斗争一生的传奇经历,告诉同学们做人要诚实,做事情要踏实,做学问要扎实,心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用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国家争光。针对目前学术界出现的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吴孟超院士告诉同学们科学的道路没有坦途和捷径,不要幻想走小道、抄近路,而是要诚实、踏实、扎实,要吃得了苦、受得了罪、耐得了寂寞,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国际著名实验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报告的题目为《胸怀理想,追求卓越,做一个学风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他用自己的科研成就和人生经历告诉同学们,做研究就要厚积薄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练好基本功,不急于求成,培养勤奋努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建立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科研风格;拥有敢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追求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道德风尚;树立胸怀使命、为国争气的远大志向。并通过“舍恩学术丑闻”告诉同学们一定要坚守科研道德的底线,珍惜自己的数据和成果,保持它们的纯洁性。最后他勉励同学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定要诚实,不欺骗合作者,不欺骗同行,不欺骗自己!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报告的题目为《梦想与责任》。他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诠释了他对科学研究的满腔热爱,对心中梦想的执着坚守,对肩头责任的义无反顾。他谦虚的告诉同学们科学家最幸福的感受就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出一点成绩,并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尽一份力。潘院士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学术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学生。

  三位科学家的报告精彩纷呈,用各自的科研经历展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我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科技事业拼搏奉献、不懈奋斗的辉煌事迹,诠释了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报告会现场掌声连连,同学们深受鼓舞。

  学生代表北京师范大学2015级博士生方思安在发言中表示,能够聆听三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分享他们的科研事业与人生感悟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谨记前辈们的谆谆教导,在科研道路上倾情投入、耐住寂寞、以德为范,时刻用诚信约束自己,在求实求真的过程中永不偏离方向!

参加报告会的学生

  此次报告会是继2011年10月之后,第五次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参加本次报告会的研究生来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部队高校等30余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包括了理、工、农、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各学科近6000名研究生新生。新学年,各省区市、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也将陆续在全国开展。

  中国科协和来自各主办单位的负责人,中组部、科技部、工信部、卫生计生委、农业部、国资委、解放军学位委员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有关方面代表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专家代表等参加了报告会。

-------------------------------------------------------------------------------------

时间:2015年9月16日(星期三)15:00-17:00

地点:人民大会堂大礼堂

组织单位: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政府

宣讲专家

吴孟超 解放军医学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擅长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薛其坤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低维超导电性等。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等奖项与荣誉。

潘建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任。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被授予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美国物理学会“Beller讲席”、国际量子通信、测量与计算学会国际量子通信奖等国内外荣誉奖项或称号。

中国科协网、广东省科协网作了在线图文直播>>点击进入在线直播页面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