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澄海区科协召开镇(街道)科协科普信息工作会
9月20日,汕头市澄海区科协在区党政大楼六楼会议厅召开镇(街道)科协科普信息座谈会,澄海区各镇(街道)科协的科普信息员和区科协机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总结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区科协系统科普信息的工作情况。2006年以来,区科协十分重视科普信息工作,将其作为区科协“十一五”工作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专项工作落实专人抓好实施。在全区各级科协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科普信息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系统的科普信息工作体系。科普信息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健全,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经常性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信息采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连年来排在汕头市各区(县)前列,2009年澄海区科协被汕头市科协评为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目前,全区科协系统建有一支28人的科普信息员队伍,制订完善《汕头市澄海区科协系统科普信息报送办法》、科普信息工作通报和表彰等相关制度,并将科普信息工作同镇(街道)科协履行责职考核工作结合起来,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参与镇(街道)科协年终工作考核。同时,充分发挥网络、手机短信等平台的作用,拓展科普信息资源的发布和共享渠道,按照“科学性、大众性、实用性、时效性、共享性”的原则,遵循“简洁、美观、科普味道和可读性强”的理念,建立并推进《澄海科普网》的整体建设,及时发布各类科普信息资源,在网站的管理、设计和维护过程中进行渐进式的改版升级,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自网站开通以来,共上传各类信息达2000多条,浏览人数达100万人次。紧扣信息采集、发布和上传三个环节,推进科普信息的经常性开展,促使信息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自2008年6月份区科协科普信息工作会议以来,全区科协系统采集的反映科协动态的信息总数达301条,上传省、市科协的信息也较为可观,共有11名表现突出的基层科普信息员受到区科协的表彰奖励。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提升科普信息工作水平的新方法、新思路,促进《澄海科普网》与本地网站和相关科普网站的联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参照杂志办刊的形式,围绕科协动态、科普观点、探索发现、科技前沿、澄海地理、科普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尝试撰写编印《科普街区》期刊,进一步拓宽科普信息的传播渠道。
会议传达了中国科协、广东省科协和汕头市科协关于做好科普信息工作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组织与会人员学习了《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科协人才和调宣工作会议中关于做好科普信息工作的有关内容,学习了广东省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系统信息工作的通知》和汕头市科协信息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新时期科普信息工作的形势、要求和机遇,提出“十二五”期间澄海区科协系统科普信息工作的思路,认为新时期的科普信息工作,必须确立“大科普、大协作”的观念,抓好2个“继续”,重点在4个方面下功夫,即继续将科普信息工作纳入镇(街道)科协考核体系,继续实行科普信息工作通报和奖励制度;重点在抓好科普信息的量和质上下功夫,在拓展信息覆盖面、深度及延伸渠道上下功夫,在加大信息沟通渠道、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在创新工作方式、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和共建共享模式上下功夫。
会议还采用以会代培的形式,就科普信息的采编方法、撰写技巧、注意事项以及摄影技术等方面对与会的科普信息员进行培训,并围绕如何做好基层科普信息工作开展座谈交流,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澄海区科协主席许澄生、副主席林舜刁出席会议并做了讲话。许澄生在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科协科普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积极性,切实加强科协科普信息工作。科普信息是树科协形象的有效平台,是显示工作成效的重要渠道,做好科协科普信息工作,对于发挥科协组织的作用、宣传科协形象有着重大的影响。要确立“大科普、大协作”的理念,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扩大信息采集的覆盖面,拓展科普信息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要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发掘,把握时效、以点促面、以小见大,促进科普信息质量的提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