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发挥特长借力惠企惠农惠民促社会经济发展
2011年,广东省科协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作贡献,为建设幸福广东建功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整合社会技术力量,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去年以来,广东省科协深入推进“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建设,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通过制定《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管理办法》等长效机制,在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新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 20家。三年来共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53家,帮助建站企业引进院士33名、技术专家450多名,帮助企业解决尖端技术难题300多项,实现发明专利210多件。2011年,建站企业实现产值5000多亿元,约占全省GDP的9%。同时,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使格兰仕集团和志高空调公司等4家企业单位,成为中国轻工联合会发布的中国轻工行业10强企业,广东万和新电气、志高空调、格兰仕集团和东莞生益科技等4家企业单位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首批广东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试点企业,东莞宜安电器有限公司以中国工程院胡壮麒院士为带头人的“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及相关植入器件创新研发团队”被列入“广东省引进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获得了数千万元的经费资助。
广东省科协也积极搭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广泛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和“厂会协作”行动。按照“整合资源、建立平台、服务企业、互惠互利”的工作思路,积极动员和组织各级学会、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厂会协作”工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培训创新人才。去年4月,联合省质量协会、中山市科协举办“第二届广东企业科技创新与QC小组优秀成果发表大会”,美的集团、立白集团、志高空调、创维集团、三菱电机、珠海格力等90多家企业发布科技创新及质量管理成果119项。据统计,我省科协开展“讲、比”活动企业数量850家,完成技术创新项目1000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5万多条,应用合理化建议9507条,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10亿多元。
同时,大力发展企业科协组织,培育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省科协着力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在民营高新企业、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企业科协组织。全省已建立企业科协850多家,联络服务科技人员近10万多人。如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科协,组织企业科技人员完成科研项目85项,取得重大成果158项,开发新产品40个。

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在河源市启动
此外,还通过举办技术创新方法培训等,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去年4至10月,省科协联合珠海、江门、东莞市科协举办“技术创新方法培训班”,邀请国内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领军人物河北工业大学檀润华教授及其团队和周道生教授等专家,为企业系统讲授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理论体系和工具在企业研发过程中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的方法等内容,珠海格力电器、广东丽珠、格力电器集团、伟创力集团、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等3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240多名核心科技人员参加了培训,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31项。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广州、佛山、东莞、珠海、惠州等市开展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培训23场,培训企业科技人员5350人次。在顺德、珠海、东莞等市举办创新方法高级培训班6场,培养创新工程师450多名。
联手各级政府部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
一方面,深入开展全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去年4月13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农业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农科院、羊城晚报社和河源市人民政府等10个部门在河源市东源县联合启动“2011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启动仪式”,通过农科专家大院、医疗卫生专家义诊、农民科普书屋、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青少年科普教育站、科普资源展、农资科技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农村信息直通车、惠农成果及科技产品展示、派送科普挂图和科普图书(小册子)及科普声像资源包、科普大讲堂、专家讲座与技术培训和农村田间技术指导、航模车模进校园等活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活动中,还组织相关单位向东源县赠送一批价值26万元的物资,给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统计,去年全省科协系统开展“三下乡”活动600多场次。

省科协在珠海市举办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工程正式启动
同时,开展“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和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省科协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农村,引导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增产增收。据统计,去年全省有1100多个学会(协会)与960多个村(或农业企业)建立了结对服务关系,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72项、新品种52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420场次,受圳农民达17万人次,派发图书资料22700份。依托各级农技协和科普基地,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函大,发挥农村科技服务团和农村科普讲师团的作用,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及劳动力转业就业培训,受训农民达50多万人次;推广新品种467个、新技术590项。
此外,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去年有11个协会、7个基地、16位带头人获得国家表彰,5个协会、8个基地、5位带头人获得省级表彰,共资助获奖补资金660万元。受表彰单位和个人辐射带动农户近12万户,推广新品种415个、新技术327项,辐射带动农户每户年增收3348元,开展技术培训2316次,培训农民19万人次,承担县级以上科技项目383项。
围绕省内中心工作,助推“幸福广东”建设
2011年,广东省科协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和科技进步活动月等群众性、经常性的主题科普活动。据统计,全省科协组织开展主题科普活动1000多项,参与人数达500多万人次。编印主题科普活动项目指南向社会发布,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同时,省科协还通过编印科普系列读本、启动漂流书屋等,实施民生科普行动。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编印《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科普系列读本,第一套共11种,包括《发展高技术,创造新生活》、《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指南》、《家电科学使用指南》、《公民公共安全应急指南》、《绿色与低碳生活》、《家庭法律顾问》、《家庭创新教育》、《从饮食说健康》、《家庭急诊院前急救和预防》、《社区老年病自我调理及衰老的延缓》、《心理和谐与健康手册》等。在9月17日全国科普日活动中,正式启动“社区科普漂流书屋”工程,组织科普艺术团志愿者服务队、垃圾分类科普志愿者服务队进社区、进校园,开展民生科普行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