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真书记到广东科学馆调研时要求建设全国一流的科学馆
8月21日下午,省科协党组书记何真到广东科学馆调研指导工作,要求广东科学馆自加压力、自觉提升、自我突破,打造事业发展的升级版,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科学馆。
何真书记到广东科学馆调研时要求建设全国一流的科学馆
何真是在省科协党组成员、副巡视员汤世华的陪同下到科学馆调研的。在实地考察了科学会堂、科普展品室、监控中心、网络中心、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等场所,听取何少强馆长的工作汇报后,何真作了讲话。他说,科学馆是省科协叫得响的一个好品牌,为发展科协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很突出,工作很扎实,事业发展很稳健。但是,科学馆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跳出科学馆大院看科学馆,跳出广东看广东科学馆,在全国的高度来评价现状,谋划未来,自加压力、自觉提升、自我突破,打造事业发展的升级版,真正建立广东科学馆在全省科协系统中的龙头地位,跻身全国科技馆先进行列。为此,何真书记对科学馆未来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找准突破口,增创新优势,进一步增强广东科学馆的综合实力。何真说,省委2号文明确要求发挥科协组织在科技场馆建设、管理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优化科技场馆在全省的布局,发展主题、专题及其他具有特色的科技场馆。支持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建设科技场馆或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科普场馆。省编办规定广东科学馆的主要任务中,有一项就是指导地方科技场馆开展业务工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科普场馆事业高度重视、寄予厚望。省委要求我们在科技场馆建设、管理和使用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就必须努力具备主导的气魄和实力。
何真书记说,硬实力不足,可用软实力来补。比如,场地和规模我们不占优势,但如果我们在理论研究上抢占了制高点、文化建设上走在了别人前面,那么总的实力还可能是最强的。这就是要找准突破口、增创新优势的问题。建议广东科学馆在原有“六个中心”(即科普展览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科技文化中心、科技会议中心、科技培训中心、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中心,即“科技场馆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拓展一个中心,即“科技文化开发中心”。科学馆人必须了解、熟悉科技场馆事业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弄清弄懂科技场馆事业一些共性的、重大的问题,把握其独特规律,做好科技场馆建设与管理的研究。科技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省科协工作的一大优势和特色,只要持之以恒,加大力度打造品牌,科学馆成为科技文化开发中心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只有真正把广东科学馆建设成为包括科技场馆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和科技文化开发中心在内的“七个中心”,实现“老树发新枝,果实变种子”,广东科学馆才能成为主导科技场馆建设、管理和使用的力量,才能确立在全省科协系统的龙头地位,在全国同行中的应有地位。
何真书记到广东科学馆调研
二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提升广东科学馆在全省科技场馆事业发展中的牵引力。何真要求,广东科学馆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兴馆、人才强馆战略,按照七个中心的目标要求,建立一支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队伍,努力打造一个事业心强、业务精湛、富于创造的科学馆团队,力争经过3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把广东科学馆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不可或缺的科学馆。
三是要整合资源,上下联动,提升广东科学馆的影响力。何真说,综合分析全国、全省科协事业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科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最好,发展状态最稳健,在许多地方近年还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势头。身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省级科学馆,几年内要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科学馆。我们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近期应着重发挥优势,把已经形成特色的工作品牌进一步擦亮,并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品牌需要策划,品牌更需要积累,象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科技文化展览、科技文化摄影大赛等品牌,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深入人心。关于打造品牌,办法有很多,其中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协同创新,就是一个好办法。横向来讲,我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里拥有大量人才资源,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等政府部门有政策和资金资源,兄弟省科技馆也有许多有待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从纵向来讲,中国科协、中国科技馆一定也有其独特的资源。关键是我们要有好的团队,拿出好的创意、好的策划,实施好的组织、好的管理。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