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大联合大协作助科普创新发展
近日,省科协印发了2014年科普工作要点,提出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认真履行牵头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职责,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科协科普公共服务能力、科普工作的信息化能力与科普工作品牌的影响力。
深入开展主题科普活动
2013年9月13日,2013年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区英雄广场拉开帷幕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主题,认真组织好“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技周、防灾减灾日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周”、“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等主题科普活动,形成崇尚科学文明的良好氛围。
加强民生应急科普的宣传力度。针对防治H7N9禽流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等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加强应急科普宣传工作,及时组织专家做好相关科学知识的释疑和宣传,引导公众正确对待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发挥好各地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社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在科学传播与普及中的重要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和农村、社区居民开展应急科普演练、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现场观摩体验等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扎实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
2013年4月13日,第28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举行
深入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五个一”工程。组织开展“第2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4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挑战赛”和“广东省青少年虚拟机器人竞赛”,深入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全国高校青少年科学营广东营活动和广东省青少年科技英才计划,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认真组织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深入开展社区“五个一”创建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为出发点,着力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充分动员各方力量,整合科普资源,健全科普网络,创新科普服务方式和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科普服务。
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建立健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资料库,完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申报单位和个人“三级”承诺实施制度,加强对获奖项目的回访调研和奖补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完善评估考核机制。加强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发挥表彰单位、个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千会服务千村”行动,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
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工作。积极动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群众性科普活动,组织开展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报告会、科普讲座和“广东科普大讲堂”巡讲,办好“一报二刊二网”——《科学素质博鱼(中国)》、《全民科学素质专刊——南粤科普》和《科普惠农、科普益民》专刊,及科学素质网、岭南科普网。
深入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2013年12月,省科普中心制作的科普视频作品《垃圾分类 保护环境》荣获“科蕾奖”三等奖
抓住信息化机遇,提升科普资源信息化水平。加强科普资源开发与集成工作,充分利用学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人才、资源优势,鼓励原创性科普作品创作,加强优秀科普剧、网络科普游戏、科普动漫的开发、征集和推广工作,举办广东省科普作品大赛和首届全省优秀科普剧征集评选活动。开发编印《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和具有地方特色、关注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科普图书、挂图,打造社会化科普产品品牌。
加强科普资源共享与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科普资源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科普宣教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和及时的科普服务。大力推动互联网科技传播体系建设,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优质科普资源。充分利用传统方式、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传播渠道,扩大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受益面,提升科普资源的使用效率。
加强科协科普服务能力建设
2013年11月,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到广州市开展纲要实施工作“十二五”中期评估
履行好纲要办的工作职责,全面推动《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实施工作。针对纲要实施工作“十二五”中期评估发现的问题,加强整改工作,建立健全纲要实施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发挥好各级纲要办的协调作用,加强统筹协调、联络服务、监测评估和考核激励工作,督促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加强基层科普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健全乡镇、街道、社区科普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科普志愿者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加强科普创作、科普策划和展教人才的培养工作,举办专业培训与交流活动,提高科普专门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全国、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科普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渠道。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级科学(技)馆在科普宣教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新建科技馆的整体规划、现有科技馆的改造提升工作,稳步推进公共科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加强农村科普“站、栏、员、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县(市、区)“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建设。广泛组织发动广大群众“走进科普教育基地,体验科学魅力”、“走进科普书屋,享受快乐阅读”和“走进科普画廊随手拍,科普知识传播知多少”的“三走进”活动,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供有效的社会公共科普服务。
加强科普工作宣传和理论研究,做好全省科协系统的科普工作信息汇总、宣传总结、统计上报工作,及时总结宣传科普工作先进经验。重视追踪科普前沿理论研究动态,加强科普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创新科普工作理念、内容和方法,提高科普工作水平。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