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博鱼网页版 >科协新闻>要闻>详细内容

中国科协科普、农村和少数民族专委会来粤调研

2014-05-30 来源:中国科协网 【字体:
阅读:

  5月11日至15日,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专门委员会、促进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专门委员会部分委员来我省开展了科普助力人的城镇化工作调研。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西藏自治区科协主席、党组副书记仓珍,国务院扶贫办培训中心副主任任铁民等委员和中国科协科普部、青少年中心、科普研究所、科技日报有关人员参加了调研活动。广东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焕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在梅州市红光社区座谈(李翔 摄)

  调研组分别走访了梅州市、潮州市、汕头市。梅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丽霞,潮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徐和,汕头市委副书记孙光辉、副市长林依民,以及当地市科协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与调研组一同调研,并介绍有关情况。

调研组一行在潮州市仙乔社区座谈(李翔 摄)

  调研期间,委员们先后考察了梅州市梅江区红光社区、梅州市雁洋镇长教村、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仙乔社区、汕头市濠江区珠浦社区等基层单位,这些单位在开展科普助力人的城镇化工作,提高村转居人口科学素质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汕头市濠江区的珠浦社区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珠浦社区在党委书记黄光立的带领下,把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作为科普工作的突破口,推动基层科普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社区现有20992人,其中农业人口转为非农的有4330人,2009年成立了汕头市第一家社区党委,现有229名党员,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广东省科普示范社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珠浦社区从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网络、抓好科普设施建设、科普工作助力社区城镇化建设、科学整治环境卫生、加强民生建设、推动发展特色产业等六方面入手,依靠科技发展、科普助力,不断深化工作的内涵,使科普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座谈会上,黄光立介绍了社区科普助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的网络;二是加强基层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为城镇社区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三是争取财政支持,抓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开展社区科学素质培训,助力社区城镇化建设;五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科普事业发展。

调研组一行在汕头市濠江区珠浦社区座谈(李翔 摄)

  委员们还考察了梅州市梅江区红光社区、梅州市雁洋镇长教村、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仙乔社区等基层社区,这些社区有的是由城乡结合部转化为城镇社区,有的是“美丽乡村”计划的实施单位,实现了就地城镇化,还有的是老旧社区在村转居中逐步实现城镇化。虽然城镇化的途径各异,但可以看到,科普在助力提升人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长期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委员们还对下一步科普助力人的城镇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一、中国科协要继续实施社区益民计划,大力宣传“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典型经验、借助科普工作的手段助力人的城镇化。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中国科协要制定科普助力城镇化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以点带面,示范推广。

  二、结合城镇化建设的契机,抓住科普助力人的城镇化工作的共性内容和丰富内涵,从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疾病预防、破除迷信、科学生活等民生相关的基本需求做起,推广先进社区的经验和做法,突出科普示范的效果。

  三、继续开展人的城镇化调研工作。居民是城镇科普工作新的目标人群,由于新的一轮城镇化速度加快,许多地方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城镇化农民工身份转变带来的就业、居住、子女教育等问题,应从不同纬度继续开展人的城镇化工作调研,进而得到全面和较为准确的基本情况。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