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食品学会

省食品学会“健康中国•食安校园行”科普系列活动全面启动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5日 来源:省食品学会 【字体:

科学素养是国民素质高低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他们的科普教育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重大影响。

为提高中小学生对食品的了解,增强孩子健康饮食、安全饮食的意识和能力,今年,在广东省振兴科技基金会的支持下,广东省食品学会特组织策划了“健康中国•食安校园行”科普系列活动,分别在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小学、广州市天河区元岗小学先行开展。

(一)“健康中国•食安校园行”走进翠北实验小学

11月8日,由深圳市一米厨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联合协办的首场“健康中国•食安校园行”科普活动在翠北实验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饮食的健康与安全”为主题,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李汴生教授为翠北实验小学近300名一年级的小朋友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

李教授从“人为什么要吃出发”,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探索饮食的奥秘。人需要通过吃、喝从食物中摄取各类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等,如果饮食不合理,通常会带来某些健康问题,所以小朋友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不要吃的太多或太少,使身体超重或营养不良;同时食物要丰富多样,不能只吃自己喜欢吃的,而使我们吸收的营养不平衡。

李教授生动幽默的语言、可爱有趣的小问答,深深吸引了每位小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和抢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被李教授的知识所吸引,教授被孩子们的真诚、热情所感动。相信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加注重食品卫生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将所学到的食品安全知识学以致用,健康成长。

(二)“健康中国•食安校园行”走进岑村小学

11月11日,广东省食品学会科普专家、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许喜林副教授到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小学,为一百多名三年级的学生带来“小学生的科学饮食”专题讲座。

许老师从吃饭与健康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给孩子们科学的饮食观念,告诉孩子们一日三餐要按时进餐、不能挑食。同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观念,不能把饮料当水喝、喝果汁不等于吃水果。

此外,许老师还教给了孩子们一日三餐原则。一是早餐要吃好,粗细结合、荤素搭配。二是午餐要吃饱,鱼肉蛋奶豆制品,五谷杂粮有营养,瓜果青菜不可少,科学搭配保健康。三是晚餐不宜吃得太饱,如果晚餐后学习时间长,临睡前30分钟可以喝杯牛奶,有助睡眠。

(三)“健康中国•食安校园行”走进元岗小学

11月12日,广东省食品学会科普专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雁研究员到元岗小学,为五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场“小学生饮食健康”的食品专题讲座。

张老师根据小学生生长发育特点和特殊的营养需要,告诉孩子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在讲到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时,张老师表示,小学生营养需要量大,胃肠的消化能力强,未到主餐时间饿了可以适当吃些如花生、核桃、蚕豆等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小食品,补充人体的需要,对健康有利。

要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张老师告诉孩子们,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素分布在不同食物中,不偏食、饮食多样化才能均衡营养,多吃绿色食品。同时,张老师还强调过量甜食会使视力下降,因为摄入过量的糖会导致眼球巩膜组织的弹性降低,就很容易引起近视。听了张老师的讲解,孩子们纷纷表示回家之后要将今天的科普内容和爸爸妈妈分享,一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健康中国•食安校园行”科普系列活动的打造,旨在依托广东省食品学会专家智库资源,邀请食品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为广大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开展关于食品、营养、健康等系列科普讲座。活动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为重点。内容以适合青少年特点,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食品、饮食、健康”科学知识为主,突出知识性、科学性和通俗性,强调趣味性和新颖性。

“健康中国•食安校园行”科普系列活动将走进十余所学校,开展数十场科普讲座,博鱼网页版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