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在广州正式成立
8月22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在广州正式成立。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省民营医院和卫生社团组织联合党委专职副书记周紫霄出席成立大会并参揭牌仪式。成立大会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主持,多领域专家300人与会。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为“老年痴呆”,以其发病隐袭、漏诊率高、逐渐进展、无逆转药物、专业技术人员对疾病的诊断康复治疗技术的缺乏、社会大众对疾病认知不足等问题等因素而居于慢性疾病负担之首。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将有1例痴呆患者产生。2018年全球约有5千万人患有痴呆,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52亿,将是现在的三倍之多。据统计。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实际人数已超过1000万,居世界首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预计2040年我国痴呆患者人数将超过2200万人。
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搭建起阿尔茨海默病的跨领域、多学科交流、共享、合作的交叉融合大平台,汇聚了神经、中医、药学、检验、病理、分子诊断、影像、护理等多学科医疗团队,并融合了基础研究、基因检测、生物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干细胞、疾病模型、健康产业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力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合作体系建设,共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这个世界难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中国方案。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成立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主持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现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邢诒刚教授作为阿尔茨海默病分会顾问代表在成立大会上致辞,他表示阿尔茨海默病作为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对患者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压力。他强调,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链条非常长,需要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医疗机构、企业、行业团体、公益组织、社会公众等共同努力,希望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充分发挥领域融合、学科交叉的优势,积极寻找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策略,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作出贡献。
阿尔茨海默病分会顾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邢诒刚教授致辞
主任委员的心愿
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老年神经专科副主任刘军教授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分会的成立,将充分融合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跨领域、多学科的多种资源,充分利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的平台优势,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开展粤港澳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应用的合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一体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二是组织编制阿尔茨海默病诊疗相关的团体标准,规范、促进、引领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工作,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开展记忆门诊的示范和推广,组织开展阿尔茨海默病适宜技术推广活动;
三是组织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护理技能培训,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护理科普宣传,提升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四是合作建立互联网平台,建立记忆门诊地图、痴呆患者养老地图,为患者就诊和养老提供指导。
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任委员刘军教授作分会工作介绍
疫情阻挡不了学会事业的发展
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一方面协助政府部门做好抗疫工作,一方面继续推进学会发展,在学会规模、项目拓展、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性、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3月24日,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军教授牵头的阿尔茨海默病分会获批筹建,8月22日即正式成立,体现了学会平台、分会平台强大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据孙炳刚介绍,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是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正式成立的第23个分会,也是今年抗击新冠疫情以来首个成立的分会,标志性意义重大。目前学会还有已获得批准、正在筹建中的13个分会蓄势待发,分别是肾病分会、神经肿瘤分会、更年期综合征分会、精准老年慢病分会、慢性呼吸道疾病分会、皮肤性病分会、儿童标准化诊治分会、医学大数据分会、数字智能化分会、青年博士工作委员会、分子病理分会、CRO产业链工作委员会、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分会、微生态医学分会,欢迎相关领域的力量关注、加入,携手共进,全方位促进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推进精准医学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13个筹建中的分会蓄势待发
专业论坛强大开讲
成立大会后,召开了第五届逸仙痴呆高峰论坛暨粤港澳认知障碍高峰论坛,国内外及粤港澳地区的认知障碍领域知名专家教授汇聚一堂,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痴呆与认知障碍相关的学术探讨。本次论坛作为展现新观点、新技术和分享科研成果和经验的学术交流平台,对于提高我国现有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疗水平,更好的指导专科医师准确、规范的进行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石胜良作《TREM-2基因与晚发型AD》专题报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沈璐作《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专题报告;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皮荣标作《抗AD药物研究新进展》专题报告;香港中文大学影像与介入放射学系助理教授石林作《定量脑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研究进展》专题报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二科)兼心理科主任徐武华作《改善大脑的能量代谢对AD的防治》专题报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老年神经科副主任刘军作《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AAIC2020速递)》专题报告;澳门中山医学会副会长曾文作《新冠肺炎防疫期间支援居家失智症患者》专题报告;暨南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克深作《Systems Genetics of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GWAS to Disease Pathways》专题报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毛善平作《帕金森病痴呆的诊断和治疗》专题报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唐震宇作《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进展》专题报告;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何文贞作《延续医学在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中的作用》专题报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陆正齐作《增龄相关脑小血管病与特发正常压力性脑积水》专题报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高庆春作《脑血流调控与认知障碍》;惠州市医学会会长许岸高作《从全科医学看老年痴呆的防控》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