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博鱼网页版 >基层科协>广州>荔湾区>详细内容

广州市荔湾区站前街道中医药科普长廊揭牌暨科普助力创建国家级中医药示范区成果展活动举办

2025-02-17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2月13日,广州市荔湾区站前街道中医药科普长廊揭牌暨科普助力创建国家级中医药示范区成果展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荔湾区科协、区卫生健康局、站前街道党工委、站前街道办事处、站前街道人大工委等部门共同主办。广州市人大代表、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徐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赵晓曦,荔湾区人大、区科协、站前街道领导同志和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嘉宾,共同为荔湾区站前街道中医药科普长廊揭牌。

3

站前街道流花社区中兴里内街巷是新建楼盘划分区域时与周边民房“天然”形成的通道。该巷是附近中小学及居民通往街道文化站、口袋公园的必经之路,因行人较多、巷宽较窄,墙面地面老旧,居民通行时体验较差。

挂点荔湾区站前街道的广州市人大代表徐柳在落实走基层、访民情、促履职、办实事的过程中,了解到此情况,当即支持站前街道对接广州市合力科普基金会对中兴里内街巷进行改造。站前街道将此项目作为推动社区健康文化建设、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一环,结合流花社区辖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以流花创建“健康社区”为特色、以科普文化宣传为底色,打造一条生动的中医药壁画长廊。壁画通过人工手绘的形式完成,内容分为中医文化科普、中医药材科普、中医养生科普三个主题共计7个版块。中医文化科普涵盖了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中医基本诊断方法的介绍;中医药材科普为长廊的重点展示内容,分为中药材、广东汤谱、药食同源等;中医养生科普分别以八段锦为代表的动以养身,以及以打坐为代表的静以养神。改造后的街巷焕然一新,居民群众漫步其间,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还能沉浸式领悟中医的智慧与魅力。路过的居民群众纷纷表示,巷子的整体氛围明显变得温馨了起来,不少学生放学路过的时候也会和同伴一块在此学习、讨论。

揭牌仪式后,一行走进附近广州市西关外国语流花学校,荔湾区科协组织开展的科普助力创建国家级中医药示范区成果展正在进行中。广州荔湾则是岭南中医药的明珠,自古名医辈出,尤其在清代“一口通商”时期,集聚荔湾西关形成“中医街”,如今荔湾累计建设国家、省、市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7个、中医药非遗项目11项。在全面深化全国基层中医工作示范区创建中,立足传承和创新,荔湾区科协不断支持区内中医药企业、医院、中医馆等科普资源单位向居民普及中医药知识。

活动现场,国药控股广州公司、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荔湾区中心医院、荔湾区中医医院、荔湾区西关正骨医院、广州老西关国医馆等科普资源单位,集中展示了中医药非遗创新和发展成果,让居民和学生体验中医药科技研究新水平。尤其是荔湾区中医医院带来的“药食同源”展示,传承中医食疗文化,弘扬中医以食养生、以食疗疾的养生理念。

活动当天也是寒假后开学日,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中医药科普讲座为广州市西关外国语流花学校学生带来开学第一课。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张书河为本场科普讲座主讲嘉宾。讲座以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2月19日考察澳门科技大学时有关中医药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互联网爆火的中药公仔话题引入中医药科普知识,介绍了中医药发展形势、传承的意义和创新的方向。张书河馆长认为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日益完善;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他相信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可以极大弘扬中医药所蕴含的中华文化核心理念,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文明的最佳实践路径之一。张书河馆长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精彩讲解激发了学生们对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热爱,启迪了学生们以科技梦想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