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在华南建材(深圳)有限公司召开邮轮游艇内装技术研讨会
12月2日,学会在常务理事单位-华南建材(深圳)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召开邮轮游艇内装设计与建造技术研讨会,有华南建材(深圳)有限公司(缩写HBM)、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广东凯力船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珠海太阳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11家单位参加技术交流研讨活动,学会秘书长丘秉焱,学会理事及专家陈超核、胡永雄、陈晓亮、邓晓风、田亚军、杨启武等,各单位技术代表共24人参加活动。
学会此次技术研讨活动由华南建材(深圳)有限公司承办。研讨会由学会副理事长/邮轮游艇设计建造专委会主任委员陈超核教授主持,该公司副总经理田亚军介绍其公司发展历程及船舶内装模块研发和生产经营情况。与会专家及技术代表围绕国际与国内邮轮游艇市场的状况、邮轮游艇内装设计及配套产业链发展遇到痛点、难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与会专家认为:全球邮轮游艇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对国内相关企业也是机遇,振兴国内邮轮游艇产业,需要形成产业链联盟抱团进取,更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广东借助具有居装产业集群强大优势,可以为邮轮游艇产业提供优质配套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会议还对行业存在已久的船舶设计与内装模块设计数据对接、平台互通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建议开展相关科研的高校与企业加强交流合作,联合攻关行业设计软件一体化的难题,提高邮轮游艇的设计效率。
会后,在该公司副总经理田亚军、总工程师谢江华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参观了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和舱室模块产品、样板,生产有序、场地整洁,体现出该公司拥有领先的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能力,全球范围内的优质供应保障体系,该公司越来越注重科技人员的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拥有优秀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团队,是HBM向全球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船舶内装工程服务的重要保障。
HBM成立于1985年,2002年进入船舶内舾装领域深耕近20年。2008年完成亚洲最大海上移动宾馆“必兴号”,填补了国内整体舱室系统技术空白。2009年获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掌握整体舱室设计、生产、施工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国内首家国产大邮轮内装一级总包商,其客户遍及全球43个国家,在日本、新加坡、挪威、荷兰等市场占有率第一,其船舶舱室产品亚洲产销量排名第一。HBM拥有占地十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生产基地,具有年产金属复合岩棉板/金属铝蜂窝板200万平方米、防火门10万樘、卫生单元5万套、舱室单元5千套的产能。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豪华邮轮、客滚轮、海洋石油平台、海上宾馆、科考船等多种船型。HBM坚持技术创新,采用标准化设计、预制模块化制作、整体运输及吊装等手段,有效保证产品整体质量,提高安装效率,为客户缩短建造周期。此外,通过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全球供应链布局,研习进口材料,联合国内供应商资源研发可替代材料并持续优化,实现材料国产化,为客户降低成本;通过与武汉理工大学新成立的邮轮游艇设计研究院合作,致力于邮轮游艇的内装艺术设计、外观设计等研发工作。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在中船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是中国船舶工业摘取造船业“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的标志。HBM作为国内船舶内舾装领域的龙头企业厚积薄发,以优质高效的技术实力获得了参与摘取“明珠”的资格--国产首艘豪华邮轮公共区域工程总承包,为广东船舶配套企业做出了典范。
在人类的交通工具中,船舶对内舾装的要求最为特殊,尤其被誉为“海上现代化城市”的大型邮轮,其豪华主要体现在内装设计上,其费用通常要占全船造价的50%左右,一般一艘10万吨级豪华邮轮的建造周期大约24个月,比普通货船要多2-3倍,其舱室建造和吊装周期约12-16个月。HBM成功将美学融入整体舱室设计,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一体化模块产品,可以有效减少舱室建造周期,为船厂缩短建造周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是船舶配套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