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在广州海工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召开技术交流会
1月7日,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在理事单位-广州海工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召开技术交流会,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广州航海学院等八家单位参加交流活动,学会理事及专家伍蓉晖、陈爱国、许金泉、邱湘瑶、郑锐聪、张健,以及学会监事长孙文渊和秘书长丘秉焱、各单位技术代表共18人参加活动。
此次交流活动由广州海工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承办。交流会由秘书长丘秉焱主持,广州海工总经理、总工程师郑锐聪介绍了全球最新第4代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力推进系统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情况。与会专家及技术代表围绕新型无轴环推系统的技术优势、安全可靠性、材料性能、维护保养及使用寿命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与会专家认为,广州海工成功研发轮缘式(无轴环形)电力推进系统,不但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封锁,并且创新性地使用最新磁液悬浮轴承、材料、工艺等国际领先技术,部分技术指标优于欧美巨头,这种新型推进系统具有低噪音、高效率、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响应快捷、加速性能好等优点,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实现“零碳·环保+智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专家还对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会后,在广州海工董事长邱湘瑶、总经理郑锐聪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参观了该公司的试验室、生产车间及产品展示,经改造升级,广州海工已具备为客户个性化定制和批量制造的生产能力。广州海工展示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海豚1号”科研辅助船的主推进器和侧推进器、“国创号”零排放内河绿色智能集装箱船的主推进器、“青浦水务3号”的主推进器等产品应用案例。
八年多来,作为民营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州海工能自筹资金专注深入研究高难技术,主动与国内多家顶尖科研机构合作攻克材料、工艺、控制、水动力四大技术难题,研发出经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评审认定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力推进系统以及全球首创对转式、多电机环形电推等先进产品,并自主生产制造实现产品系列化和产业化。
可喜的是,在中国船级社的组织下,广州海工牵头制定的《轮缘式推进装置检验指南》于2021年3月获得正式颁布实施,半年后的10月,广州海工取得了国内首张轮缘式推进器船检证书,这是零碳环保的新型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实现国产替代,助力船舶与航运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里程碑,也是近年来广东船舶行业取得技术创新的重要科技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