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品学会开展厨房电器健康烹饪技术创新联盟交流活动
在佛山市科协及佛山市顺德区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省食品学会、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于2021成立了厨房电器健康烹饪技术创新联盟(下文简称“联盟”)。本联盟旨在探索企业、学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赢模式,建立“六位一体”创新平台,完善科技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产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技术智库,促进厨房电器健康烹饪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推动联盟工作,深化产学研合作,12月30日,省食品学会专家组一行15人前往联盟组建牵头单位、学会理事单位、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开展联盟学术交流活动。
参加本次交流的领导和专家包括:联盟成员省食品学会理事长李汴生,监事长胡卓炎,秘书长阮征和常务副秘书长彭红梅;联盟成员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高群玉、教授任娇艳和副教授成军虎;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卫生化验所所长、主任技师黄伟雄,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胡长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学院副教授马路凯,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吴小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科学与美食养生学院副院长江津津等。
交流活动受到美的公司热情接待,联盟理事长、美的集团微波与清洁事业部高级工程师、博士于华宁全程陪同。在于华宁博士的带领下,专家组参观了美的集团微波和清洁事业部3楼展厅及威特智能工厂,了解了美的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精益化、数字化、自动化、工业互联等构成的工业互联互通网络,实现了“一个美的、一个体系、一个标准”的全球协同生产平台,构建了可以实现柔性定制,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制造模式有机体。
在交流会上,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副会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高群玉做了“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在烹饪过程变化规律”的报告,对抗性淀粉的分类、功效、安全性进行了介绍,着重讲述了抗性淀粉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酶法、化学法和物理法(湿热处理法),并对其在烹饪过程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富含抗性淀粉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启发和新思路。
不同的烹饪方法对食材的营养价值有什么影响?任娇艳教授带来了“不同烹饪加工方式对机体代谢和消化率的影响”的主旨报告,以不同干燥方式会导致食物嘌呤变化有显著差异为例,分享了食品工业中的食物商品化处理可能会影响食物中营养物质的释放等问题,与参会代表共同探索营养素在不同烹调加工方式下,其理化性质差异及营养成分的体内代谢机制。
马路凯副教授在“油脂小分子伴生危害物的热响应机制研究”报告中,分享了油脂热加工过程典型小分子伴生危害物的生成规律,从同时测定方法、到生成机理,再到真实油炸过程食物基质对危害物生成的影响规律、迁移机制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美的集团微清事业部创新中心吃货研究院负责人张智博士致欢迎词。交流会采用线下线上同步的方式,线下交流代表包括:美味菜单负责人、工程师石晓璐,特色菜单负责人、工程师周开褀和30余名从事食品营养健康研究的研发工程师,食品营养健康委员会的技术人员线上参会。交流过程中,参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围绕专家报告中提到的抗性淀粉制备方法、食材在微波烹饪过程中嘌呤含量的变化、低糖低脂烘焙食品酥脆性的改善方法等提出自己的疑问,专家们耐心详细的一一解答。在自由交流环节,专家组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领域及重点方向,大家就微波食品的包装材料、预制菜生产工艺及设备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专家们针对企业提出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给予了建议和指导。
省食品学会拥有一支覆盖全省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专家队伍。本次交流活动旨在以厨房电器健康烹饪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微蒸烤烹饪产业技术创新链为目标,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共同致力于突破微蒸烤烹饪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厨房电器烹饪整体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