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在粤新海工召开新能源船舶改造技术研讨会
新能源船舶改造是运营船舶减排降碳的主要措施。2020年5月,广东省政府、中国船舶集团、中国海油集团共同签署广东省内河船舶液化天然气(LNG)动力改造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在较长的减排降碳之路上,LNG动力改造(建造)是比较适合当前国情实际的技术路线。2021年10月,中国船舶集团广州公司与广州港船务有限公司签订了5型8艘内河船舶LNG动力改造项目合同,标志着广东省内河船舶LNG动力改造项目正式实施,对示范引领珠三角流域航运绿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推进该项目的实施进程,学会于3月4日在广州召开了新能源船舶改造技术研讨会,重点聚焦LNG动力改造的主要技术问题。
会议在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粤新海洋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中船黄埔文冲、中船广州公司、粤新海工公司、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中船第605院、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神铁焊接器材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致邦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广州瑞港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学会副理事长/粤新海工董事长谭锐锋,广州港集团副总工程师邹勇,学会理事/专家/企业家林洪山、许金泉、邓晓风、张瑞卿、徐宁等,以及学会监事长孙文渊、秘书长丘秉焱等人员参加研讨交流活动。
技术研讨会议由学会智能船与机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埔文冲副总工程师林洪山主持,粤新海工总工程师许金泉等人员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研发与生产能力、以及船舶LNG动力改造的生产策划等情况,605院胡斌高工介绍了广东省内河船舶现状、改造技术路线和改造主要问题的分析论证等情况之后,与会专家围绕主机功率与LNG储罐的适配性、双壁管的标准化与焊接工艺、LNG加注、危险区域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等重点、难点技术问题展开了研讨。胡斌高工还分享了近期新建LNG单燃料动力内河船技术方案通过微调和充分验证后,已成为成熟技术方案的经验,林洪山副总工程师分享了黄埔文冲建造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的相关经验。
通过热烈地讨论和林洪山副总的全面梳理、总结,大家对船舶LNG动力改造的技术重点、难点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相应的解决对策,专家们分享的宝贵经验和提出的建议,将有助于粤新海工做足改造生产准备,迎接广州港的第1艘船进厂和顺利完成改造任务。
会后,在谭锐锋董事长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参观了该公司的生产车间、码头,谭董事长表示,感谢学会组织专家传送经验,粤新海工将全力以赴为广东省绿色航运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粤新海洋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是广东省以研发和建造海工辅助船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公司主营业务是应急消防、海洋防务、海洋开发等海洋工程装备配套及高技术船舶的研发、制造、租赁,以及船舶升级改装和维修、维护等;建造产品有消防船、海警船、海上作业船、海洋平台三用工作船(AHTS)、海洋平台供应船(PSV)和拖轮(TUG)等多种类型的高技术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