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思考

  • 有关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J.D.米勒提出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采用社会学的方法测度公众的科学素养,每次的调查结果都收入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以下简称《科工指标》)。目前,米勒在这个领域仍然是得到普遍肯定的重要学者,一共有32个国家采用他的维度和指标,以及测试题目进行本国的调查。中国自1992年首次进行正式的公众素养调查,到现在这个调查已经进行了6次。2006年美国发布的《科工指标》,第一次将中国在2001年进行的调查列入国际比较分析,说明我国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工作已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2011-08-28
  •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出自一位现代科学的先驱者。意思是拥有科学知识就拥有了力量。对照历史,这种知识的拥有者固然可能体现某种自身价值,但却并不拥有‘力量’。绝不足以比拟于叱咤风云的壮士或富甲一方的‘强人’。但是,近代历史一再说明:一个科学知识水准低下的社会,不管它自我感觉如何,总是极其脆弱、没有力量的。现代社会的整体力量极大地依托于全社会的科学知识水准。所以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社会要求:科学知识的拥有者要使他的知识成为力量,就必须超脱自我,贡献于全社会的‘知识...
    2011-08-28
  •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论坛 · 北京 2004”于2004年7月29日-30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此次国际论坛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科技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支持单位。 此次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加强国内外学者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 6个国家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共15位公民科学素质...
    2011-08-28
  •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与结构.doc
    2011-08-28
  •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和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因素.doc
    2011-08-28
  • 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doc
    2011-08-28
  •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比较研究.doc
    2011-08-28
  •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目的和意义.doc
    2011-08-28
  • 结合过去一段时间里个人的学习、工作体会与思考,我主要从八个方面谈谈当代国内外科技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也希望听取大家的意见。 一、我国科技馆建设将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目前我国科技类场馆发展的规模、数量和种类,以及每个馆的建设理念、展教内容水平,与十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应该说,全国各地科技馆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处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如何认识科技馆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提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当前我国科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已经拥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基础 《科普...
    2011-08-28
  • 在《我国高中级公务员科普教育理论研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课题组采取了向全国各省行政学院发放调查表,召开研讨会,选取特定调查对象发放《教学综合评估》表和进行入学知识摸底测试,听取课堂教学,召开部分调查对象座谈会,走访国务院有关部门等方法,对我国高中级公务员科普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有针对性、多指标、立体化、多形式的调查与数据采集,现将调查结果与研究分析结论报告如下。 一、我国高中级公务员科普教育现状与需求分析 全国省区市行政学院现代科技课程相关情况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中级公务员科普教育实践...
    2011-08-28
博鱼网页版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213条信息/共22页 转到第